《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研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大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东魏—北齐石窟造像进行类型分析,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纪年材料(文献记载、造像题记)对石窟造像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通过东魏—北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石窟造像的比较研究,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它们各类特征的来源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魏—北齐石窟造像样式特征所反映的“西方”“南方”以及“中原传统”因素,以及传统历史研究中的“胡化”与“汉化”问题。利用全面搜集的石窟、造像的题材,佛教刻经经目材料,讨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7章40节,揭示了自1949年10月至2021年7月新中国成立70多年间,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大理论、制度创新成果,记述了新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突出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
本书主要研究抗战时期来华帮助或直接间接参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外国友人。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书主体部分分为5章,分别介绍新闻记者,军事顾问或高级军官,医护人员,从教育、经济、难民救助等各个方面帮助中国抗战的人士,参与反战活动的被俘日军官兵,各种帮助中国抗战的外国人的典型代表。本书是广大读者了解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良好读物。作者采用大量的资料和生动的描述,为读者再现了那段光辉的历史。
少数人为什么能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大事?而多数人,手里一把好牌,为什么就总是出昏招,就总是打不赢?还有一部分成过事的人,暂时挫败之后、暂时成功之后,为什么就彻底慌了,就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做了? 在非常难做事的晚清,曾国藩做实事,做很大的实事,持续做很多很大的实事,为师为将为相、立功立德立言,留下了方法论和修炼法门。 成功不可学,成事可学。《成事》以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为底本,集合曾国藩、麦肯锡、冯唐个人过去二十
1949年5月29日,新华社发表社论《祝上海解放》,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上海何以成为光明的摇篮?本书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坚实底色,全面深度解析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的历史必然性。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系统、工人阶级与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基础、发达的水陆交通系统、便捷的邮政通讯系统、可供依托的社会组织系统、可资利用的租界安全缝隙六大因素相互支撑,构成上海的独特性。本书视角新颖、史料扎实、图文并茂、文笔生动,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通俗读物。
陈乔年(1902—1928年),陈独秀次子。担任过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湖北省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兼主席团成员等职务。在1927年召开的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被捕后牺牲,牺牲前他慷慨陈词:“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本书分为“安庆世家 年少气高”“追寻真理 远渡重洋”“思想飞跃 投身革命”“少年归来 初露锋芒”“转折关头 坚守信仰”“最美芳华 以身殉国”六章及陈乔年大事年表,记述了陈乔年短暂而光辉的革命一生,展现出这位革命先烈
陈延年(1898—1927年),陈独秀长子,2009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早年赴法、俄留学。1925年春至1927年春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本书分为“少年时代”“留学欧洲”“初到广东”“党内不可多得的人才”“投身大革命洪流”“视死如归的革命者”六章及“陈延年大事年表”,记述了陈延年光辉灿烂的短暂一生,展现出这位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是一部真实、严谨且真诚的人物传记。
本书以张爱玲的作品(包括其晚年自传体三部曲)、书信,以及对其的采访、文评和回忆录等大量手资料为基础,突破以往张爱玲传记中美文式书写风格和学院式文评的模式,在社会剧变和家族衰落的大时代背景下,以小说的形式,细腻、准确而深刻地描摹出一代天才作家辗转流离,在乱世中企求一份安稳、活出一个真我的传奇。
本书内容真实严谨且真诚,文风细腻深刻又通达,以人物为主体,从人物命运和家族变迁中透视出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