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简帛研究的结晶之作,涉及云梦秦简、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天长纪庄木牍、尹湾汉简等诸批重要简牍的专题研究,以及简帛学的学科分支、中国简帛学体系的构建、出土简帛整理的理论与实践、简帛学史的理论总结与研究等有关简帛学理论与学科建设问题的系列前沿思考。该书研究既专注于中国境内出土的简牍帛书资料,亦涉及中国以外世界其他国家出土简牍的整理研究与国际合作;既关注东亚范围内汉文简牍的出土,亦留意我国古代民族文字简牍的价值与意义,具体研究实践与理论凝练提升并重,立足中国与全球视野并举,
本书又称《晋江黄尚书公全集》《黄尚书全集》, 清黄宗汉著, 黄贻楫辑。是书共三十七卷, 前二十八卷中, 卷一、卷二主要为谢恩浙, 卷三为在科道和阁学、侍郎期间的各种奏议, 卷四为署理顺天府尹期间的奏议, 卷五至卷二十为浙江巡抚任内的奏议, 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为四川总督任内的奏议, 卷二十五至卷二十八为两广总督任内的奏议。后九卷未标卷次, 包括奏疏、诗抄、赋抄、文抄、中外章论、两浙舆颂、西川舆颂、朋僚赠言及告示等。由于黄宗汉主要仕于道光、咸丰朝, 在浙江、四川、两广等要地任封疆大吏, 亲
本书搜集了敦煌变文、王梵志诗、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等敦煌俗文学和俗文书中的通读字,共收1199个字头,按现代汉语拼音音序加以编排,书后附四角号码检字可供查找。一方面是为敦煌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书,另一方面又是提供了可供讨论研究的材料。 作者通过对敦煌通读字的考辨,发现有些辞书中找不到用例的所谓“死字”,会借用同音或音近的字而活在敦煌的俗语言中。这些发现对于汉语词汇研究和辞书编纂,也是很有价值的。
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葛墨林从20世纪70年代末结识杨振宁先生,80年代多次赴美跟随杨先生开展研究,后来在杨先生的直接领导下参与南开大学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创建和教学科研,在杨先生创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初期又作为兼职教授短期参与教研工作。葛墨林院士与杨振宁先生合作了近半个世纪,亦师亦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本书中,葛墨林院士以真挚动人的感情,回忆了杨振宁先生在开展物理学研究、支持祖国教育科技发展、维护祖国名誉尊严、关心提携后辈学人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本书是有关宠物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专题史学著作。探讨和分析了宠物的发生本质和文化根源,认为宠物是“支配”与“感情”结合的历史与文化产物。书中对宠物采用广义的理解,即人类能够支配和寄托感情的所有对象,包括动物、植物、园林、自然环境等。通过古今中外的大量案例,以及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行为现象,生动地解释了宠物形成的历史、社会和心理机制。本书不仅能够启发对人与环境、人与他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还有助于对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新的学术理解。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理论为指导, 全面科学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和辉煌成就, 材料丰富、叙事清楚、论证准确, 合理吸收了共和国史研究的新成果, 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重大事件、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都作了清楚的叙述和公正的评价; 对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也作了正确的概括和较为全面的总结。此次修订, 又增写了新的内容, 使全书更加丰富和充实。
本书辑录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史学家王恩田先生关于古史研究的论文,以商周史为主体,上迄新石器文化,下至秦汉。关于周、鲁、齐、秦、晋、虢、秦、楚、燕、吴、宋、曾、纪、杞、滕、邾、费等先秦古国的史地问题,均有专题论述。作者运用古文字、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旁征博引,慎思明辨,提出很多新观点。对于素来苦于文献匮乏的商周史研究,作者充分发挥考古学补史证史的作用,大大拓展了商周史的研究空间,体现了其恢宏的学术视野、精深的研究能力和厚实的史学理论功底。
本书收录了《掌握以贝叶经为基础的仪式知识——对斯里兰卡贝叶经传统的概述》《对傣泰族群教手稿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一些考察》《傣泰民族教文学的跨界交流》等文章。
本书从齐家、修身、开拓、创新、经营、立品六个方面,讲述了作者从潮汕走出,到农场班干校,再到从事立白事业等数十年的创业历程和人生阅历。
本书是一本综合展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时尚旅游口袋书。能够充分展示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形象,成为新时代苏州城市旅游度假区的生动体现,是读者旅行途参观、吃喝玩乐的宝典攻略,也是展示度假区形象的宣传图书。全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在内容方面,既展示了度假区全貌,又突出亮点特色;既传承历史文化,又把准时代脉搏;既有艺术的水准,又有生活的烟火;在形式方面,综合运用苏州太湖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展示艺术,给人视觉冲击,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