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创刊于19世纪中叶(1851年),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有了对中国的报道,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令人惊叹。本套丛书分三本: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 1911年,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帝制。之后十年(19111921),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激变之中:新旧制度变换、新旧思想冲撞、各种政治势力交替,内忧外患,国民彷徨,许多影响中国发展的事物和思想皆发端于这一时期。危机与希望仅一线之隔。<
【内容简介】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晚清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本书所反映的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剧痛。《纽约时报》以
《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年7月7日,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中华民
北洋政局,前后十七年间,自总统、国会、内阁,以至大军阀之起伏、小军阀之升沉;如戏剧之一幕一幕,如弈棋之一局一局;或由于派系战争之胜负,或由于依附势力之消长,倏兴倏灭,遂演成这一期间动乱之历史。
北洋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指民国初年到民国十七年之间。袁世凯在世时,北洋派是完整的,也可以说就是袁世凯派,袁死后,则各自称雄,谁也不肯服谁,于是形成了分裂,皖系、直系之名才告出现。直皖战后,奉系又露头角,直、奉战后,国民军系脱颖而出,加上所谓鲁系、新直系、辫子军等等,
《帝国的回忆(第3版):<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
《共和十年(新版):<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浴火重生(第
全书以意识流的跳跃笔法,写出了军阀官僚和外交界上层社会人士的骄奢生活、杂事秘辛;写出了她对顾维钧外交事业的支持和帮助;写出了她的家人近戚的离合悲观以及她与顾维钧夫妻间感情的和谐与隔阂,波折与破裂。文笔细腻、坦率,富于感情色彩。
正如黄蕙兰在书中所说:我嫁给顾维钧,在他当驻法、驻英、驻美大使期间,我过着令人兴奋的日子,和各种有趣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不过这不是一本谈论政治的书,这是一个女人身世的故事。
本《春秋左传》文本足全,为全译全注本,包含《春秋》和《左传》的全本。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等均有记述和评论。《左传》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是不朽的元典之作。它以叙事解《春秋》,记录了约两个半世纪的历史事件,塑造了一大批历史人物群像,在经学、史学及文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物语日本》:“物语”相当于中文的“故事”或“传奇”。《物语日本》收入的是谈速食面、澡堂泡汤、忍者剑客、发财猫、《荒城之月》、《竹取物语》、岁时纪事的日本生活寻常小景。全书深入浅出、头尾俱足,来龙去脉、应现全身。但所谈却时时处处展现日本平民文化的根本性格。全书用中文写作,文字自成一格,流畅中不失独有的异国风味。本书雅俗共赏,可从中了解日本文化,特别是日本大众文化,真正体现了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这句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