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2020年在上海举办的“大变局之际的世界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收录的部分与会学者在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几篇相关专题的文章和访谈。书中分为环境史、社会文化史、外交史、专题讨论、访谈、讲座实录和研究综述七个部分,内容涉及欧洲、美洲的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社会文化史等领域。
《辽沈文物》是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结合历史专业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编写的。书中主要介绍辽宁省内145处被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首先介绍辽宁省六大世界文化遗产;其次介绍沈阳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后分四大地域,分别介绍辽宁省各个城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沈文物》力求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通过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和实地走近文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强化专业思想,增强实践能力。《辽沈文物》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历史专业
《新编旅游地学原理》是《旅游地学原理》2006年版的修订本,全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内容涉及地学旅游资源分类、地球表层系统时空背景、地球结构及演化、地质作用类型及景观特征、民俗与图腾及其地学环境、古建筑与宗教及其地学环境、聚落景观及其地学环境、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与开发、旅游地分类与旅游区划、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地学珍品宝玉石、地质公园和自然公园的规划设计等各个方面。《新编旅游地学原理》融入了近年来旅游地学发展的新观点、新成果,特别是对于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背景进行
《中华经典读本(手语版)》共分为6级,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的授权和指导下,在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的支持下,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学者的学术成果,组建了专业的编写制作团队,多次召开手语诗词研讨会、工作坊,历时两年编写制作完成全系列脚本和第一级的内容。项目读本以2016年12月教育部发布实施的《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为主,参考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工程”成果《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本》(国家统编语文教材配套同步诵读材料)对中华经典诗词进
本书力求秉承“立德树人,提高礼仪行为能力,促进学生道德与人格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强调知行合一,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应用,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热情”的课程理念,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礼仪知识、练习礼仪规范,达到规范言行、文明修身、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提高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活动巾与人得体交往,顺畅沟通的能力。本书力求秉承“立德树人,提高礼仪行为能力,促进学生道德与人格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强调知行合一,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
1613年至1917年,在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俄国从被西方鄙夷不屑的落后穷国,一跃成为疆域举世无匹的强大帝国,不仅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还染指欧洲政治,却又从峰顶倏忽坠落,走向毁灭。在这三百年中,既有锐意进取的改革、可歌可泣的爱情、荣耀辉煌的战绩,也充斥着血腥毒辣的阴谋、颟顸残酷的暴政、令人扼腕的失败。这段传奇般的历史奠定了现代俄罗斯的基础,也构成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底色。
在本书中,你会看到英明果断,带领俄国走向现代化,却将亲生儿子杀死的彼得一世;出身外国农妇,
本书分为概述、文化旅游业、中国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管理四章,内容包括: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的分类、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活动的价值等。
本书题为《海外承德历史读本》,其中的“海外”在前期既包括从耶稣会时期到过承德的各国传教士,也包括英国国王派来的使团人员,又包括朝鲜祝寿使团派来的使者;中期所指的是德国、英国、瑞典、美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探险家对承德的描述;近期主要是以美国的新清史专家为主的学者。所谓的“历史读本”中的“历史”,既是指在承德发生的历史事件本身,同时也是各种历史叙事,更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时段有关海外承德的历史阅读可以清楚地体会到。
《新世界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集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图在新材料的解读、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运用和新视角的发掘上下功夫,每辑设置不同的研究主题,设有“专题研究”、“史料及论著选译”、“学术动态”、“读史札记”、“名家访谈”、“圆桌会议”等栏目,全面展示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世界史研究做出贡献。本书是第四辑,以“新时代的南亚史研究”为主题,重点关注南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议题,展示了南亚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书由德国著名汉学家福兰阁(Otto Franke, 1863-1846)基于其自身的旅行经历撰写而成,于1902年在德国迪特里希出版社出版。全书除序言和附录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热河的地理学要素。第二部分,分别从民事和军事管理,人口、地产、税务,以及热河城、避暑山庄、围场等三大方面出发,细致分析了热河的政治和历史要素。全书最后有三个附录,罗列了热河的植物、动物和避暑山庄内各景的名称和基本情况。本书是福兰阁从一名来华外交官向汉学家转变的见证,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