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是一本从军事史、技术史角度解释工业革命与两场近代军事战争的历史读物。本书分为开场白及正文四章节内容。开篇即向读者讲明选择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鸦片战争作为中西方战争对比的原因,明确提出本书主题。之后深入阐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从军事史、技术史角度,分析中荷双方在军事技术、作战方式、军队组织训练、将领谋略、天时地利的运用等方面的优劣,从而说明17世纪中国在军事实力方面仍高于西方最强大的国家荷兰。之后,重点阐述鸦片战争中几场重要战役,从军事史、技术史角度,分
《华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的第二册,客观、系统地记述了华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华侨不屈不挠,继续支持祖国反帝反封建革命,他们在海外声援五四运动,少部分华侨先进分子向国内传播马列主义、参与创建中共;他们响应孙中山号召改组海外国民党组织,声援五卅运动,支持北伐战争,参与推动国民革命掀起高潮。抗日战争爆发后,华侨以人力、财力、物力报效祖国,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开展文化救亡运动;反对投降分裂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宣传部已连续编辑出版六辑《大国顶梁柱》央企楷模报告文学作品集,本书为第七辑,共收录了7篇报告文学作品。央企楷模评选表彰是国务院国资委面向中央企业组织开展的一项年度性典型选树活动,本书的这些作品就是以央企楷模为创作对象,这些楷模中有研发和试水前沿科技的创新团队,有国家重点工程的科技领军人才,有扎根基层一线的大国能工巧匠,有履行国家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先锋模范人物,用文学的形式展示他们拼搏奋斗的历程及其事迹和成就,以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生动描绘了中央企业先进典型胸怀
。
《封建社会》是享誉世界的史学大师马克·布洛赫研究西欧中世纪社会的集大成之作,集中体现了他对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思考、解释和探索。在书中,他分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态等方面的结构,着重展现了中世纪西欧复杂、多重、相互交叉的社会关系,体现了布洛赫对西欧封建社会的综合透视和把握。本书的生命力在于它显示了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所具有的科学解释力量,因而自问世以来多次再版,至今仍具有难以逾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十三邀作为一档现象级人物访谈节目,自2016年启程,迄今已陪伴我们走过八年。作家许知远深度采访国内外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在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收录十三邀第5、6、7季(20202023)共计40多位人物的对谈实录,重新编辑整理,全书五册。本书《站在历史的远处》为其中之一。其余四册为:《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一些刺》《创造一个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的定义性时刻》。
本书精选六位国内外人文学者,傅高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收录《十三邀》第5、6、7季(20202023)共计40多位人物的对谈实录,重新编辑整理,全书五册。本书《保持对生活的一些刺》为其中之一。其余四册为:《站在历史的远处》《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创造一个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的定义性时刻》。
拿什么定义女性?外在的模样
《史记》是一部史学巨著,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作者对《史记》进行深入研读,细致挖掘,从管理者角度出发,精选了《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部分的经典且有影响力的篇目,共53篇。本书以原文 通俗译文 编者说的方式呈现,双栏文白对照编排,集故事性、知识性,文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让读者在读史过程中领悟管理的大道,学会为人处世的哲学。
《追梦者朱践耳传》全面记述了中国迄今为止创作力量最全面的作曲家朱践耳的一生,他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中国交响乐历史的缩影。在许多音乐学研究者眼中,朱践耳的音乐人生堪称传奇。他本人饱经岁月沧桑,人生步入花甲之年后竟还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期,完成了十一部交响曲的创作,且每一部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格调,不仅表现出作曲家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更展现了民族和时代特色。 作者施雪钧先生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员、文汇报主任编辑,书中材料收集翔实、著说行文老道、事件史实
米哈伊尔·普塞洛斯是11世纪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学家,其著作《编年史》共7卷,记载了976—1078年间的历史事件,涵盖从瓦西里二世至米哈伊尔七世的14位拜占廷统治者。本书是关于米哈伊尔·普塞洛斯《编年史》的一项综合性研究,对作家和作品进行比较全方位的解析,重点在于普塞洛斯关于拜占廷帝王“形象”的塑造和评价。本著作还详细梳理了普塞洛斯的各种思想观念,由此展现出这部《编年史》的特色所在。本书从史学专题研究和史学史研究的不同视角观察问题,并注意将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这种研究模式更加符合《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