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助力于理解当代德国的普及性佳作。黄燎宇教授基于多年来对德国文学研究和德国问题研究的心得,积累了一批对德国文化、社会的精彩评论,本书就是这些文化、社会观察的精选。全书共分为11个篇章,具体如《何为德意志》《为德中友谊一辩》《德皇缘何变成匈奴王?》《从文化崛起到文化诱惑》《是默婶演讲,还是夫子自道?》等,语言劲道幽默,兼具文化研究与批评的深度,带读者拨开历史迷雾,理解德意志文明内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每一场权力的游戏都有落败者……
当征服者威廉于1087年去世时,他把英格兰王位传给了次子威廉·鲁弗斯,这令其长子罗贝尔甚为不满,他认为王位应归其所有,因此向鲁弗斯宣战,这场冲突标志着英国王位的世袭继承制开始遭到扭曲。最终,在1485年金雀花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三世倒台之后,这一世袭继承制被彻底打破。
诺曼王朝和金雀花王朝这两个中世纪英格兰盛期的王朝满布着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从罗贝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带领广大读者于历史长河中追溯中华文明根脉,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路径,于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中摸索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何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希望通过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深刻阐释,为新时代建设新文化、创造新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清张尔岐撰。张尔岐以为世人苦《仪礼》难读,皆因不晓章句,后儒说解叠床架屋,反失经注原貌,认为欲明《仪礼》,当守者唯郑注、贾疏,故研精覃思,撰《仪礼郑注句读》,全录《仪礼》郑康成注,摘取贾公彦疏,而略以己意断之。又因经、注、疏文古奥难通,张氏撰著时于字句旁加句读,方便后学者阅读。句读为讲经之基础,离析难句,经义自明。同时,张尔岐针对《仪礼》流传中谬误脱落、衍羡颠例、经注混淆之处,采监本、唐开成石经本、元吴澄本及陆德明《音义》、朱子与黄榦所次《经传通解
《岑可法传》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记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和科研经历。受到曾经留学法国并获得博士学位的父亲的影响,以及日本侵略者铁蹄之下的颠沛流离的童年,让岑可法从小就树立了科技报国的决心。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和教育生涯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攀登科研高峰,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沉甸甸的科技教育硕果,也让自己成了一个具有超常思维和视野的战略科学家。
本书分为向象雄走去、从象雄走来、说不尽的古格、古道话沧桑、走在探寻的路上五部分,讲述了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错、象雄的故事和传说、古老岩画中透露出的象雄人的生活场景、象雄人的精神家园苯教、象雄王国的都城穹窿银城、传奇王朝古格的兴衰、古格王朝留下的艺术殿堂、大唐-吐蕃-天竺古道、大唐刻石与王玄策,以及象雄的政体及其疆域、文字、交通等内容,还原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象雄,让读者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一次深度的西藏历史文化之旅。
本书中,我们将穿越文化史上的璀璨时刻,见证人类在拓展生存空间和发现自我时的巨大成就:从古埃及王后的失落之城,到玄奘穿越西域的求索之路;从庞贝古城出土的神秘南亚女神像,到留在月球上的时间胶囊……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文化创新、冲突、遗忘与重生中的智慧结晶,涵括古今,扣人心弦。
一个时代会有各类思潮、学风的流行,此种多元竞逐、众声喧哗的现象,在晚明明末尤其常见。明中期以来有几个运动或风潮,包括心学运动、文学复古运动、三教合一、制艺(即八股文)风潮,过去的研究较多把焦点放在大名字、大人物身上,看他们引领或主导某个运动或风潮。著者以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读书人(指地方上仅有中低级功名的一般士人,或者没有功名的布衣处士)为主要考察对象,从他们活动的思想文化背景,知识获取方式及特征,制艺、交游活动等角度,观察大时代下的个体生活与世界观。这些社会底层知识分子或许不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下卷(总第31卷)设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建设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史学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史学评论”等7个栏目,刊发论文、评论、综述26篇。另有两篇附录。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虽属专门史的范畴,但研究课题广泛触及历史学的各个具体领域,兼具微观实证与宏观思辨的双重属性。本卷所刊论文,比较关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关注史书编纂中具体史事删定勒成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大家可以欣喜地感到,本刊近年来所发论文,国际
后世对曹操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他善于用人用兵,也颇有诗书才气,同时阴险狡诈、残忍暴虐,就像一枚拥有正反两面的硬币。在本书中,赵玉平老师用新角度、新解释、新传播方式,从现代管理学、心理学和博弈论的角度,对曹操从不良少年到乱世英雄的成长底层逻辑,及其治世之道做了睿智幽默的回顾、总结与分析。通过客观而辩证的讲析,相信这位一代枭雄能给今天的我们更多人生启示,帮我们更好地自洽,活出不焦虑、不内卷的精彩人生。本书内容基于赵玉平老师多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经典著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相结合,解析生动、叙事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