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宣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金属物理学家,我国合金相图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参与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物理系创建和1958年广西大学复建,曾任广西大学副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志鹏为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广西大学校长 ,曾带领广西大学进入211工程院校,负责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北京谱仪的建造和运行,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等奖项。本书对郑建宣、郑志鹏这对父子物理学家、父子校长的生活、求学成长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特别是重点
大家精要·典藏版丛书简介:
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其思想精要。丛书作者皆为各领域学术前沿学者,他们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短短十余万字,清晰简练阐述中外大家生平、思想,让读者快速读懂大家。丛书内容编排、装帧设计到纸张选择、印刷力争精益求精,成就视觉欣赏与阅读体验于一体的大众读物。
《简读方孝孺》主要讲述被明成祖朱棣诛十族的、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的一生。重点就方孝孺与朱元璋、朱允
《简读傅斯年》一书回顾了国学大师傅斯年的生命历程,生动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理想信念。傅斯年既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被胡适誉为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
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其思想精要。丛书作者皆为各领域学术前沿学者,他们
《简读顾颉刚》详细讲述了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和播种者,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顾颉刚的传奇人生,并对他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总结,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博识洽闻、温厚敦良且不断提携后进的史学大家形象。
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其思想精要。丛书作者皆为各领域学术前沿学者,他们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短短十余万字,清晰简练阐述中外大
祸兮,福之所倚。冯桂芬的人生是老子这话的最好注脚。本书展现了冯桂芬的人生际遇他前半生作为闲居高位的清廷官员,可以说是碌碌无为,知天命之际避战祸客居上海,因而开阔眼见,革新思想,写出了让他青史留名的《校邠庐抗议》;更道出了《校邠庐抗议》的开眼看世界、取其所长的眼光和主要思想。
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其思想精要。丛书作者皆为各领域学术前沿学者,他
《简读弗洛伊德》是全方位了解精神分析学派之父弗洛伊德的入门之作。本书知人论世,从弗氏早年生活经历开始,完备介绍了其一生的研究轨迹:梦的解析开辟了自我分析的新途径;性学三论则冲破性心理盲区,提供了科学看性的崭新视角;潜意识理论的创立,促成精神分析成为医疗手段。
《秦汉魏晋南北朝简史》内容简介: 本书以政治发展为主线,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阶级状况、民族关系以及思想文化学术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立论严谨,材料扎实,详略得当,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简明清晰的历史画卷。 本书原为田余庆教授为《中国史纲要》撰写的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比较充分地展示了作者对这一时段的基本学术认识,为纪念田余庆教授百岁诞辰,特推出单行本,除修订少量文字讹误,主体内容保存原貌。
本书是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的一种。条约研究会是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修约决策机构。1926年10月,顾维钧开始筹划成立条约研究会,邀请专门人才处理到期修约相关各项问题。1926年11月9日,该会举行成立大会。自1926年11月18日第一次常会,至1928年5月3日第48次常会,该会共存在了一年半的时间。该会由顾维钧主持,参与人员包括王宠惠、罗文干、王荫泰、钱泰、刁作谦、胡惟德、汤尔和、严鹤龄、张东荪、郑天锡等。该会讨论的问题包括修订或废止旧约及相关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如何处理关权、法权、航权等重
本书由布克哈特于1865-1885年间在巴塞尔大学为授课而作的笔记和手稿片段集合而成。作为19世纪杰出的文化史、艺术史家,布克哈特在书中从自身文化视野与价值立场出发,以笔记的形式对从古代到大革命时代的西方历史进行了极具个人风格和审美意味的呈现与描述。通过对19世纪贯穿整个政治领域的公理——平等主义的大众民主,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及其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福利国家——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布克哈特挑战乃至颠覆了由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主导的线性历史进步观,主张从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及其人
这是一部文学作品集。全书主题鲜明,通篇分为启蒙之师成长之师技艺之师青春之师四部分,将中国近现代名人名家写老师的三十余篇文章汇编成册。精选了王蒙、梁晓声、汪曾祺、郑振铎、魏巍等著名作家和人物所写的启迪人心、给人力量的师爱文章。
本书通过细腻温婉的笔触、真实的情感表达,以及感人的故事描写,唤起人们对人民教师无尽的感念之情,激发师爱给人带来的无限生长力量。每读一篇,都仿佛能看见为人学生、为人弟子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自己润物细无声的积极影响。师爱与威严并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