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论文集,围绕名人故居的时代印记与文化新辉煌主题展开,共收录30余篇论文,30万字,内容兼具前沿性和资料性。本书分为馆长论坛空间与展陈实践与发展教育与探索文旅与创新藏品与利用六个部分。大部分文章聚焦于如何发挥名人故居的资源以扩大社会影响和宣传效果,也有部分文章探讨了博物馆的专业建设和防护工作。在物质层面,聚焦名人纪念场馆建设,论述如何通过设施设备的更新,凸显时代印记,促进文化繁荣,发挥更强的精神引领作用;在理念层面,研究名人故居类纪念馆如何
本书是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机务维修设施项目的考古发掘报告。东庄营墓地是2017年9~11月为配合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机务维修设施项目而进行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清理明、清时期墓葬228座,出土了陶、瓷、银、铜、骨器等随葬器物。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时代特点鲜明,为北京地区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了解永定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谈艺录”丛书的一种。传主吴宗锡是新中国评弹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全书分为“艺术评传”和“艺术访谈”两大部分。“艺术评传”主要讲述了“半路出家”的传主求学和从艺经历,以及如何成为一名戏曲干部,领导新中国评弹的“整旧”和“创新”,并取得辉煌的成果。“艺术访谈”以作者和传主这对老友对话的形式,对传主鲐背人生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拿破仑传》是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的传记,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通过翔实的史料,真实记叙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传记大家路德维希以其生花之笔,将这个时代的神韵、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文治武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拿破仑传》自出版后长销不衰,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总而言之,《拿破仑传》是一部探究伟人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清代政区地理三探》是关于清代政区地理研究的论文合集。本书是新修《清史·地理志》、《清史地图集》项目组成员的阶段性成果汇总,亦是清史地理研究学术前沿的成果汇总。书中共收录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四十篇,内容涉及清代历史地图编绘研究、清代古地图与地理志书研究、清代政区沿革研究、清代边疆地理研究四个方面。本书是关于清代政区地理研究的权威之作,其内容可与《清史地图集》相得益彰,其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公元6世纪中叶,南朝梁武帝萧衍统治末期,门阀士族腐化堕落,各种社会矛盾已空前激化。被梁武帝收留的东魏降将侯景起兵叛乱,撕开了梁王朝太平盛世的遮羞布。本书以侯景之乱为切入点,在细节再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同时,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腐朽无能。侯景之乱是南朝乃至六朝盛极而衰的导火索,也敲响了六朝士族门阀制度的丧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朝南弱北强的局势,为隋朝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书中附带讲述了著名史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令人唏嘘的谋反案,以及梁末徐陵出使北朝的
18世纪,英国贵族子女在走上社交场前,会与他们的家庭教师共同前往意大利学习古典文学作为教育的最后一环这就是壮游(Grand Tour)的热潮。这不仅是贵族的习俗,更在后期被制度化,游学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每次都相同。这种行为有人称赞、有人讽刺,当法国大革命爆发,大游学被迫中断,这些贵族子女转而在英国国内的湖区之间旅行。他们拿着旅游指南,通过欣赏风景来磨练自己的审美意识。马车的普及导致了徒步旅行的热潮,人们被鼓励 自己走路,加深他们的诗意想象,而旅行游记的出现让平民对旅行更加憧憬。旧封建主义在旅
《隋唐王朝兴亡史》是一部深入探讨隋唐两朝历史变迁的著作。该书详尽地展现了隋唐至五代近四百年间王朝的治乱兴衰,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展示了政治斗争、个人野心和民众反抗等诸多因素对历史的推动。该书由中国古代史史学泰斗吴宗国教授主编,并携刘后滨等诸位弟子撰稿编写各章。诸位撰稿人以深厚的学术功力,生动细腻地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
本书从城市建筑、历史文献、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角度对唐长安城进行解读,图文并茂,主要叙述记录唐长安城人居生活的主体—坊,整体结构继承传统志书体例而有所创新,主要内容共分为坊名释义、古今地址对照、历史考证、坊中诗文等部分。除此之外,在各坊中又选录了相对应的部分出土或传世文物和碑刻拓片的图像,将《旧唐书》《新唐书》中涉及各坊史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对历代长安图存佚情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力图使大众通过本书对唐长安城有直观深入的了解,使这座旷世名都更加立体、细致、生动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以多样呈现方式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