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导读中,作者奥利弗·格洛格记录了加缪一生中鼓舞人心的故事。从法属阿尔及利亚一个没有父亲的移民,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格洛格全面介绍了加缪主要作品和社会性实践,包括他对荒谬和反抗的概念,以及他高度原创性地将与自然统一带来纯粹幸福的感觉称为“bonheur”的概念。这本导读还谈到了围绕加缪作品出现的关于殖民地的争论。格洛格展示了复杂多样的加缪形象:坚定捍卫许多进步事业,极其珍视法属阿尔及利亚根源,具有巨大才华和社会意识但备受自我怀疑的困扰,加缪是一个重要的作者,其主要作品持续显著影响我
在这本导读中,作者比库·帕雷赫简要介绍了甘地的生平和思想,概述了甘地的主要哲学见解和思想的局限性。帕雷赫以印地语大量阅读甘地的著作,而大多数评论家很少或根本没有接触到甘地的这类著作。帕雷赫着眼于甘地的宇宙中心人类学,他对政治的精神观点,以及他的压迫、非暴力行动和积极公民的理论。他还认为,甘地的原则的成功是如何受到他缺乏关于邪恶、国家和权力的连贯理论的限制的。甘地认为人是苦行僧的观点不允许文化、艺术或知识的表达。此外,他对现代文明充满敌意,无法欣赏其复杂的辩证法,也无法提供有意义的叙述。
尼古拉斯·哥白尼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石,他提出的日心说理论颠覆了过去1500多年来公认的地心说,这一突破性成就为后人理解天体运行奠定了基本框架。哥白尼的重要著作《天体运行论》阐了明日心说的原理,尽管这一理论在当时难以被广大人士接受,但它为天文学奠定了新的范式。在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这通识传记中,美国天文学家欧文·金格里奇以细致入微的史料研究,将哥白尼置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那个政治、宗教和科技快速变革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阐释。金格里奇指出,当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不仅促进了信息传播,也推动了马丁·路
这是一本关于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传记。荷马的神话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广泛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两部作品。然而,它们的作者“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仍然是一个谜。在公元前6世纪,荷马已经成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今天仍存在争议他是否真实存在。在这本非常简短的介绍中,芭芭拉·格拉齐奥西考虑了荷马著名作品及其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她展示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如何从跨越两千多年历史传统中获益,在公元前三、二世纪时期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古代学者撰写了一些关于荷马史诗注释的第一批评论。这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历史上重要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战争与和平》和《安娜· 卡列尼娜》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部小说。他们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被誉为现代战争故事之父,心理散文的创新者,以及用小说揭示爱与死之谜的天才。在 1910 年去世时,托尔斯泰既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对犯下、孕育或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公正和暴力的制度进行无情批评的人而闻名于世。然而,在文学评论家和竞争作家中,贬低托尔斯泰的“思想”,赞扬他的“艺术”,却成了家常便饭。在这本导读中,作者丽莎·纳普 (Liza
本书是《纽约客》资深剧评人约翰·拉尔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田纳西·威廉斯所著传记,全方位呈现了这位戏剧大师台前幕后的人生故事。威廉斯的剧作重塑了其所处时代的戏剧样貌,是西方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拉尔以极富洞察力的细腻笔触刻画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威廉斯形象——为受压抑的人、遭唾弃的人和焦虑不安的人发声。在此过程中,作者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引文与阐释、同情与批评之间的分寸。此外,本书还收入几十幅珍贵照片,为我们生动展现了二十世纪精彩纷呈的戏剧世界。本书入围国家图书奖,获2014年美国
本书凝结了贾英华多年从事人物传记创作的经验和教训,他以自己著述为例,探讨了对于人物传记的多种撰写方式,归纳了人物传记的十种开头、八种不同的结尾方式。对如何撰写素无谋面的历史人物传记,建议从六方面八种途径搜集史料,提出了刻画人物的七个诀窍,还对于如何处理重大历史人物评价,提出三种处理方法。作者剖析历史人物传记、现代人物传记、家谱、自传、回忆录、口述自传等行文模式,将自己全面的研究人物传记写作心得毫无保留的奉献给读者。
本书是当代西方杰出批评家莫里斯·迪克斯坦关于美国大萧条文化史的研究力作。作者集中分析了文化艺术的影响,从史诗般的电影到滑稽古怪的戏剧,从优雅的舞曲到受到大众追捧的摇滚乐,从装饰派的设计到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作者以抒情的方式展示了特定时期的艺术是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宣泄痛苦与焦虑,如何呼唤希望与乐观的。迪克斯坦认为,大萧条时期的文化并不仅仅是逃避现实的神话,他集中精力研究了艺术的活力,提出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设计等艺术的世界,为现实世界保留了一种光芒,成为人们抵御社会苦难的堡垒。本书获评
罗贯中不像其他一些历史文人,对其作专门研究者似乎不多,可供查询的史料有限,其存世的作品,也因为有多人校注、多种刻本,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都增加了为其写传的困难。受史料所限,作者没有在作“传”上着力,而在对罗贯中作品分析与阐释上的作“记”上用笔,下足了功夫,绕开了对罗贯中的性格、情感、思想的描写与表现,把笔墨放在了对其生长环境、历史背景的分析介绍上,放在这样的历史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上。对其能写出《三国志演义》这样一部历史名著,可以说是旁征博引,以有限的资料,尽可能完整地勾勒出罗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