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即如何将心灵安置在自然世界之中,如何理解意识和大脑、行为、环境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意识问题。物理主义作为一支研究意识问题的重要的哲学流派,其从意识、因果到伦理、规范,都为意识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理论,因此约翰·塞尔(John Searle)认为“物理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世界观”。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有我的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即把经验主体和经验事物作为基本存在物,既承认自然科学语境下的物理事实亦强调日常生活经验中的经验事实之重要性。作者首先通过对物理主义的基本
完整的单卷本古典哲学导论。涵盖从荷马到圣奥古斯丁的一千余年间的古典哲学。由浅入深,系统论述这一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和哲学家: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作者书中讨论了哲学感兴趣的问题,特别是伦理学、知识论、心灵哲学、哲理神学,古典哲学的文学性和历史背景,以及很多哲学家以外的重要思想家(如希腊悲剧作家、历史学家、医学作家、早期基督徒作家等)。此外,也谈论了医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史学等学科与古典哲学的密切联系。
本书是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邀请国内知名古希腊学者与学生一起研读古希腊经典《理想国》的成果, 共包括演讲稿二十篇, 分为六编, 分别为: “文本与进路”“灵魂与城邦”“哲人王与政治治理”“自然、存在与理念”“柏拉图论艺术与诗歌”“经典与诠释”。演讲者中, 既有全国闻名的学界前辈, 也有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研究领域的中青年领军人物, 更有才思敏捷的后起之秀。
本书是柏拉图晚年的作品,他整理了苏格拉底与友人的谈话,用对话体形式以苏格拉底的发言或发问为中心展述其哲学思想。同时,柏拉图向大家表现了苏格拉底求真求实的特殊方法——辩证法。
作者说在《世界史的构造》这本书里,他从交换样式(而非生产方式)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重新思索,并在交换样式A、B、C之外,发现了交换样式D。作者还指出,交换样式D必然收敛为宗教的形态,而在遥远的伊奥尼亚时代的政治和思想中,恰恰曾经存在过这具有普遍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当时因为篇幅的原因,未能充分探讨,于是另外写了《哲学的起源》这本书作为前书的续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考察。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学本科和英文
今天,不少人认为斯多葛哲学是一门敦促人们隐忍、恬淡寡欲的学说。这是一种普遍误解。事实上,斯多葛哲学并不是无情或冷漠的。它只是帮助人们去除不理性的负面情绪,以活得更有智慧。
在本书中,法恩斯沃思以塞涅卡、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三人为主角,以伊壁鸠鲁、西塞罗、普鲁塔克、蒙田、塞缪尔·约翰逊、亚当·斯密、叔本华为配角,为当代读者奉上原汁原味的斯多葛人生哲学讲座。从通信、文章、残篇等处,法恩斯沃思援引了上述十位哲人的格言警句、精辟段落,并辅
焦虑,是一扇门,让我们可以检视困住自己的心理阴影,疗愈伤痛,顺利通过人生困境。焦虑,是一种心理警讯,让我们看见自己过往未愈的伤。
本书解析因感情、家庭、工作、自我成长而焦虑的本土实例,透过音频的心理练习,陪你和内在小孩对话,一一解开陈年心结,重建内心的安全堡垒,告别长年来负面自我的内在声音带给你的压力,进而与各种人际关系所造成的纠结、问题坦然和解。
审美趣味是美学领域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审美趣味相关话题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不仅在学术史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而且具有思想史意义。在西方美学理论体系中,审美趣味是从味觉延伸出的一种审美鉴赏力和判断力,在中国美学语境中又可以理解为一种品位、品格,一种审美的主观倾向性和个人审美素养。本书研究的是从审美趣味出发阐释历史和当下的文化现象和问题,即联系政治来研究文化现象,联系意识形态来解读理论,审美趣味的权力性话题研究可以切中当下社会文化种种现象和问题的根源,不仅具有理论建构的意义,也
本书为美学领域学术研究论文集,聚焦美学原理的世界性比较,具体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以资料呈现为主,呈现中国以及英、法、德、俄等各国美学原理著作,包括结构梳理、内容简介、特点分析。第二,对上述重要美学著作进行理论剖析和评论,突显其中的思想性特点。第三,从比较学的角度,以理论分析为主,一方面对各国重要美学原理相关著作进行比较,从比较中透视各自的特点,阐发世界各文化中具体而丰富的美学思想;另一方面作总体性观察,进行多角度的总论,在差异中发现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
《感性学的重构当代德国美学研究》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并原创性探讨当代感性学的著作,是作者多年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前沿理论的成果。作者旨在回归美学的原初涵义 感性学(Aesthetics),在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应对形而上学危机与新艺术形式对传统美学的挑战,重构当代新感性学。《感性学的重构当代德国美学研究》分为理论和问题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五种新美学流派显现美学、气氛美学、自然美学、力的美学和装置美学,揭示出它们所提供的全新审美视域。以这些前沿理论为基础,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