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海鲁迅纪念馆编的连续性出版物《鲁迅研究》第101辑,主题是鲁迅小说研究,设有“鲁迅小说研究”“鲁迅同时代人研究”“史料·辨证””鲁迅文化与实践“”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和研究“等专栏,收录了海内外学者撰写的一系列有关鲁迅小说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文章,挖掘了新的史料,进行了新的考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鲁迅研究状况,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有助于人们对鲁迅小说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门记述叙利亚历史古迹的著作。全书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资料和大量一手照片,让读者全方位了解叙利亚内战前历史古迹的全貌,从而深入理解叙利亚这一神秘西亚古国的历史和文化。这本书在记录历史和呼唤世界和平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人民对叙利亚人民的友好情谊,将成为中叙两国文化交流领域的一座精神桥梁。怀着对那片土地的怀念和热爱,作者以行记的方式,对叙利亚历史古迹做了全景式的记录。
本书为李良玉教授相关课程的讲稿汇编,是其在史学理论和史料研究领域多年耕耘的成果集合。本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史料学的内容详解和研究史料的方法介绍,二是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李良玉教授对学生的答疑,三是李良玉教授在当代史研究领域的一些方法论突破。本书主要收集相关课程讲稿30余篇,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李良玉教授在史学理论和史料研究方面的多年探索与成果,对于推动相关研究进步具有积极意义,现汇编成集,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西汉与康乾是对现代中国影响很深的两个时期,作者以这段历史发育、壮大和衰落的过程为主线,全景描绘了社会上升时期所特有的帝王英武、人才迭出、生产富足、开疆拓土的盛大气象以及潜在的种种危机。书中既有对人性、历史事件的剖析,也侧重于从人口、经济、环境的角度阐释历史,探究历史深层次的运行机制。
欧洲地域辽阔,国家林立,民族众多,宗教多元。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它曾以信仰和理性塑造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也曾以科技引发世界剧变。
15世纪末以来,以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民族国家崛起为标志,欧洲进入现代。欧洲的船长们驶向大洋深处,开启商业革命。欧洲各国殖民竞争加剧,民族国家陆续兴起,罗马天主教会权威下降,光荣革命爆发,重商主义流行,美国莱克星顿枪声响起,法国大革命爆发,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卡尔顿&
杜甫是众人皆知的千古“诗圣”,一生可谓历尽坎坷。朱东润经典权威插图版《杜甫传》从杜甫的诗作入手,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诠释并讲述了杜甫坎坷的一生,及其诗歌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记载了安史之乱前后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及诗人颠沛流离的个人生活,具有文学和史学的双重价值。 朱东润,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者,中国著名传记史家,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教育家、书法家。朱东润在书中回顾了杜甫生活的年代与背景,意图从时代的高度解读杜甫的一生。朱东润经典权威插图版《杜甫传》配有43幅图片
《古今姓氏书辩证》四十卷,宋代学者邓名世撰,其子邓椿年最终定稿。该书依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姓解》《熙宁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谱》以及各类史书、文集、碑志等数十种有关姓氏的文献,全面考证了2200多个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等,保存了南宋以前大量的士族谱系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姓氏谱牒学方面的重要文献。
此次点校,即以辑自《永乐大典》的《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参校本,并对钱熙祚校勘记中的有价值部分
《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是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主要著作之一。本书概述了欧洲中世纪1000多年的文明史,对封建社会的物质文明、人际关系、社会发展情况、人类心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这一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及艺术、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勒高夫认为,中世纪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文明,与希腊罗马时代及现代有明显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