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K 历史、地理】 分类索引
  • 尧山壁记
    • 尧山壁记
    • 何双及 著/2024-2-1/人民出版社
    • 尧山壁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烈士遗孤,坚贞善良的母亲抚养他长大,这样的出生几乎成为弥漫他一生的主旋律——红色,信仰,文骨,同时深深地扎根在大地——朴实,厚道,仁心。他成为多产的作家,他的第一篇作品《轰鸡》就得到了周总理的夸赞,《母亲的河》《理发师的悲喜剧》等十余篇作品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他更是文学园地的辛勤园丁,所以大家都说他的文学评论胜过他的诗歌和散文。他的人生,是新中国一首最波澜壮阔的诗,更是最具教育意义的青年活教材。

    •   
      ¥54.45¥99折扣:5.50折  当前库存:5
  • 新编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
    • 新编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
    • 张芹玲主编/2024-2-1/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本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注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突出切实性、传承性、包容性、多样性的特点。全书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从社会实践的具体需要出发,主要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植根的土壤、传统人生观、古代文学、传统戏曲、古代科技、书法服饰、节庆礼仪及饮食文化等内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线索,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多种文化形态生

    •   
      ¥34.24¥42.8折扣:8.00折  当前库存:3
  • 镜头下的火塘——“物”像生产与身份认同
    • 镜头下的火塘——“物”像生产与身份认同
    • 石谷岩 著/2024-2-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彝族传统文化中的整体主义观念和现代商品社会中的原子化现象共同影响着如今彝族社会关于生产、生活的认识与实践。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彝族用多种方式保护、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并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元素进行融合,以实现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与强化。其中,影视生产实践就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交融的前端。本书选取彝族题材影视的内容及生产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近20年来多种类型的彝族题材影视资料进行话语分析,对30位彝族题材影视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探析彝族题材影视文本和影视生产者如何在影片中通过社会关系的再

    •   
      ¥53.40¥89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
  • 山海经
    • 山海经
    • 冯国超译注/2024-2-1/华夏出版社
    • 《山海经》被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另两种为《周易》和《黄帝内经》)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书中保存了大量上古时期的历史、地理、神话、风俗等资料。因地名沿革、风俗变迁,给今人解读《山海经》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迄今为止,未见真正适合普通读者需要的读本。本书原文以清代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为底本,同时参阅有代表性的各家研究成果。与以往的同类出版物相比,本书在注释、导读、配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   
      ¥35.19¥69折扣:5.10折  当前库存:11
  • 中国地质事业先驱:孟宪民传
    • 中国地质事业先驱:孟宪民传
    • 包立本,王子旭 著/2024-2-1/中国文史出版社
    • 孟宪民(1900年2月2日—1969年2月18日),江苏常州人,地质学家,矿床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先驱。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长期从事矿床地质的研究,包括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的矿物组成以及成矿理论的研究,是同生成矿学说的创始人。生前是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第一批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兼采矿系主任、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地质学报》主编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孟宪民科学兴国的一生,以及他为地质事业鞠躬尽瘁

    •   
      ¥39.95¥69折扣:5.79折  当前库存:1
  • 张爱玲传
    • 张爱玲传
    • 余斌/2024-2-1/人民文学出版社
    •   
      ¥47.40¥79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22
  • 张存浩传
    • 张存浩传
    • /2024-2-1/科学出版社
    •   
      ¥60.76¥98折扣:6.20折  当前库存:12
  • 城乡养老产业空间格局转移研究
  • 吉林东部旧石器考古遗存新发现与研究
  •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精
    •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精
    • 阎崇年著/2024-2-1/中华书局
    • “正说”是针对“戏说”而言。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达20年间,中国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对明朝历史、清朝皇帝和清朝宫廷,情有独钟,戏说成风。既引发了民众对清史关注,又使得人们对之疑惑不解。人们普遍期待正说清史,如同“久旱望甘雨”。“正说”讲的是历史,“戏说”编的是故事。小说家、影视家对清史、清帝、清宫进行戏说,塑造人物,编创故事,那是艺术家们的一。对受众来说,看“戏说”时应知道这是“戏”,瞧的是热闹,不可以当真。史学家对清史、清帝、清宫进行正说,传承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

    •   
      ¥52.80¥8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