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迪士尼是一个真正的梦想家,对逃离童年经历的渴望、对完美主义的极度追求以及钢铁般的意志,让他将卡通片从一种新奇事物转变成一个个艺术形象,创造了从最初的米老鼠到后来剧情片中为人熟知的白雪公主、唐老鸭、小鹿斑比等经典卡通形象。 作为第一位被完全许可查阅迪士尼档案的作家,尼尔·加布勒经过七年的创作和精心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迪士尼是如何在二十年间改变了娱乐行业,使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创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帝国,集电影、电视
本书内容选自张元老师公众号“张元谈历史话教学”中有关《资治通鉴》的文章,共计30篇左右(以及张元老师曾在中华书局学术论文集中的学术论文一篇)。每篇文章都对《资治通鉴》中某些耐人寻味的历史镜头进行了细节解读。
温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练的语言,将温州市的历史文化名人、地标性建筑等当地有代表性的人、事、物,概括为一张张城市名片,全面展现了温州市市辖各区、县、街道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既是一本弘扬历史、传承文明的通俗读物,又是一本宣传温州、展示温州文化建设的优美画卷。该书的出版,对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温州优秀文化,扩大温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文化村落是人类聚居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见证者和活化石,是历史创造的不可再生的重要遗产。本书聚焦浙江,在充分的田野调研和翔实的数据梳理基础上,以理论研究为支撑,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机制、模式、路径及绩效评价体系,以40个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村落为例,阐释浙江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探索实践。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对浙江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村落特征及保护利用评价、保护利用规划设计研究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和理论建构;下篇以地域为单位阐述代表村落的特征概貌、规划设计、建设
该书是一本研究19世纪初期英媒对晚清社会变革报道与评论的历史类学术著作。作者先是从早期中英关系的历史出发,回顾了15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期英人有关中国认知的历史流变。20世纪初期,清政府在面临一系列危机的情况下,开始迈出了改革步伐。英国主流报刊关注到了当时中国国内的变化和新气象,并进行了连续性跟踪报道。该书稿的重点内容就是梳理、分析这些报道,并得出结论:英国有关中国的认知,总是试图契合英国政策制定者的相关政策,并为英国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提供舆论和文化心理上的支持。
1.主要内容。以全国粮食管理局的建立、发展、裁撤为主线,探讨其成立前的粮政机构,分析其成立背景;以全国粮管局成立组织架构、人事安排及其各项政策为主,分析其与抗战局势变化的脉络,以粮政制度变迁及其实施为主要线索,考察其各项制度在中国粮政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比较战时各项措施在不同省份实施效果与人民接纳程度,考察其粮政推行及其服务抗战总体目标的大局观念。 2.主要建树。首次对国民政府粮食管理局这一机构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梳理了国民政府在战前及抗战初期的粮食机构、粮食政策;深化国民政府政治机构的研究。 3.
本书勾勒了一段“二战”后英国的文化史。作者没有想当然地认为这一事件及其背景已经广为人知,将这场论争解读为社会阶层或体制利益之间的冲突,也非意在描绘不同时期或不同地点讨论相关问题的思想家谱系,而是以一种不同寻常的角度,来进入这段历史。本书没有使用研究对象自己的范畴作为分析术语,而是解释了那些范畴本身的源起和内容;而且,本书也没有完全摈弃那些已经沦为明日黄花的人物的意义,而是试图复原那个成就他们论点并使他们的声望与日俱增的语境;通过论争来探索战后英国的社会和文化,并唤起读者对这一沿用至今的
艺术在以往的历史社会学中是较少开掘的议题,本期《历史与变革》试图搭建一场临时的交流,并形成了两组研究议程:“历史中的艺术”,即历史的结构与制度因素变迁,关键时刻的巨变,如何形塑了艺术的风格、形式,以及“艺术世界”中的行动者;“艺术的历史”,即艺术本身的危机和变革,及其实践所搭建的网络和社会联结,又如何改变了历史与当下情境中人的观念与行动,甚至物质世界本身。
本册文献集所选译资料来自于日内瓦国联与联合国档案馆藏李顿调查团档案,分别是S31、S32卷宗部分档案,选译内容经过仔细挑选,对中国有利。S31卷宗选译内容主要是李顿调查团在吉林、黑龙江等地的访谈与调查,时间段从1932年4月6日至1932年6月1日,包括调查团东北实地考察期间的许多访谈报告,并接收来自吉林居留民会、关东厅外事课长河相达夫、爱尔兰传教会、基督教青年会、怀德县农业协会、抚顺地区农业协会等各类材料。S32卷宗选译内容主要是调查团在北京、东北各城市的实地访谈与调查,时间段从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