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聚焦于1921-1944年周建人担任商务印书馆的二十余年编辑生涯,以地缘、血缘、业缘为纽带,通过“帮同编辑”《妇女杂志》、主编《自然界》等,写下大量文章、著作以及编辑一系列不同学段的自然课教材,从仅有小学堂学历的绍兴乔峰迅速成长为名噪一时的“妇女问题专家”“植物学家”和“科普作家”,在妇女教育、科学中国化、新式自然教科书编撰等方面作了著有成效的探索,成为不同于两位兄长的历史存在,本书还探讨作为鲁迅三弟的周建人对周氏家族的独特观察视角和亲身见闻。
本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对我国的考古发现做了系统的梳理,选择其中那些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焦点、热点以及对中国历史具有重大丰富、完善和改写意义的考古历史事件,从其发现过程、历史内涵、史学意义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介绍和说明。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的江南名妓,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的侧室。 幼年因家贫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她天资聪慧,容貌俏丽,能画工诗,颇负盛名。但生性洒脱,不循常规,在乱世风尘中经常作儒生打扮,与张溥、周道登、宋征舆、陈子龙、汪然明等文人名士诗酒往还。她主动追求年过半百的钱谦益,终以正妻之礼嫁进钱家。南京沦陷后,柳如是力劝钱谦益投水明志,还全力资助抗清义军,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可惜,“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为后世轻薄者岁厚诬”,柳如是终是被模糊了面目,送进故事中,埋没在了各种传奇里。 本
本书以《清明上河图》为线索,通过介绍图中的各种细节,向读者展现宋朝的社会发展状况,还原宋朝人民的真实生活情景,诠释宋朝的发展状况和有趣的民生民俗,向读者展现了宋朝人民的智慧和追求。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作用及践行路径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升华。
中华文化的根底在五经,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四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平民百姓安身立命之本。诸子以及儒释道的争鸣,表现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内在张力与融合取向。中华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天人之际与性命之源。中华文化也是学习的文化,有深厚的“劝学”传统,人文教化、做人做事之道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中华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在治世传统中形成了灿烂的制度文明。王道仁政是儒家的社会理想,也是现实批判的精神武器与终极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
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李大钊任主任期间成为收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镇,革命文献也是本馆的重要特藏之一。《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革命文献图录》拟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亢慕义斋藏书、早期《共产党宣言》译本和抄本、影响青年毛泽东的三本著作、李大钊捐赠图书馆的期刊、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期间图书馆购买的进步书刊、毛泽东选集解放前各种版本、解放前在国统区流传的伪装本革命文献、孑民图书室收藏的进步图书等珍贵革命文献,从文献来源、版本价值、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揭示。
科学家们对大脑活动是如何控制行为的,以及神经回路是如何权衡各种选择并启动行动的机制,了解得越来越多。随着我们对决策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人得出结论:主体性(或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大量与此相反的证据,认为我们并不仅仅是对物理力量做出反应的机械体,而且是有目的行动的主体。
本书精选了从先秦时期到晚清时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通过叙述这些人的卓越贡献,展现他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本书介绍了历史上的紫禁城里的房子、房子里的人与事,以及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文化底蕴的博物院之崭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