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利用统计年鉴年报数据、农业规模经营户四省两轮调研数据、江苏省六县家庭农场调研数据,综合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等,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研究:一是农产品价格风险的形成、影响因素;二是规模经营户销售农产品方式选择的机理;三是基于主观性偏好和流动性约束,构建规模经营户的价格风险管理行为决策框架,重点探究流动性约束的制约作用;四是以银保互联为例,分析财政与金融协同对流动性约束的缓解;五是研究商业信用、流动性约束与农业规模经营间的关系;六是探究数字金融能力对规模经营户流动性约束的
本书分析了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典型案例,评估了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如集约化发展降低供应链成本、高联动带动经济发展、依托产业优势推动精深发展、稳固基础产业补链强链等,并对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的前景提出展望。
寻找差异往往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一步。然而,由此出发,研究者应该如何科学地进行“比较”来解释引发这些差异的原因或机制,则成为诸多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分野。在实证研究之中,这一差异或分野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案例导向与变量导向之争。本书便是从这一方法论争锋展开,探讨案例导向研究的哲学基础与研究设计要点。通过介绍各类案例导向研究的哲学基础与研究设计、探索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比较性案例研究,本书希望研究者可以深入理解案例导向研究的价值、规范与设计原理,从而科学、严谨地开展相关的案例导向研究。
被视为“美国的良心”的作家E.L.多克托罗(1931—2015)擅于讲述关于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他认为讲故事很重要并努力通过讲故事记述世间万象。他的作品会发掘那些被抛弃的声音与声音的隐义,让那些被边缘化、他者化的个体发声,由他们规划、安排自己要讲的内容及如何讲述。多克托罗的创作初衷便是通过叙事,也就是借助故事和故事讲述连接可见与不可见,让文学参与历史与社会现实的建构,承担起作家作为见证者的正义使命。
《高维艺术作品评鉴》系以高维艺术空间为载体进行描述的音乐、美术等诸多感官艺术作品集合以及微观艺术、蛋白质试听同体艺术等的高维艺术作品集,其中也包含了具有高维艺术品质特征的虚拟维度下计算机参数化作品设计和分形理论计算机构图等。从传统到现代、从微观到宏观、从低维到高维、从国内到国外、从艺术到科技,各种高维艺术经典代表作品以图片形式汇聚于此,并对每幅作品出现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艺术内涵、高维架构、科学机理、现实意义等一一作了说明和评鉴。不同维度的绘景差异以及低维之粗浅和高维之精琢也在此分别得以展示。
本书选取在海外生活的广州移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有关移民的家庭史、生活史、迁移史以及与祖籍地之间的社会互动情况方面的访谈资料、口述史资料以及问卷调查数据,从城乡双重性角度,围绕广州近郊移民与侨乡社会的互动,以及广州移民与侨都的互动两条主线,分析当代广州移民的跨国迁移与跨国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并探讨其跨国互动模式、特征以及影响,发现当代广州移民与广州社会的互动实际上呈现出双层互动的特征,一层是都市模式的跨国互动,而另一层则呈现乡土特色的跨国互动。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民营影视企业致力于探索“走出去”的路径,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亦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在“走出去”过程中,民营影视企业仍存在国际化路径不清晰、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过于单一以及国际化经营战略处于较低阶段等问题。民营影视企业“走出去”的现实意义不仅仅在于利润的获取,更在于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以及彰显中国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因此,无论是基于经济因素考量还是基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输出文化软实力的考量,民营影视企业“走出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进行学理研究也颇具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历了重要的经济—社会转型,如何重新认识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也成了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期辑刊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进行理论探索,着重刊发对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研究文章,是北京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的研究成果。第七辑收录《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新型民族国家建构》、《爱国主义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百年斗争的实践品格》、《干部管理制度的百年历
本书首先探讨了逻辑的观念,并通过回顾中西方推理研究的重要问题和内容,提出了研究所秉持的逻辑观念和方法,即以逻辑与文化关系为纽带,深刻认识并高度认同关于逻辑具有共通性和特殊性的思想,坚持文化逻辑观,精准运用“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方法。其次,提出并初步构建了比较逻辑学的理论框架,创新性地提出比较逻辑学描述、评价、汇通“三层次”理论设想,并按照这一设想展开中西方必然推理比较研究。最后,提出开展中国古代科学逻辑思想研究的新命题,拓宽了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提出中国逻辑必然推理是一种有别于西方数
本书利用简牍、官修史书、文臣奏议和诗歌等丰富史料,着重探讨了先秦至清代历史中文化与军事的关系,以及文人文化如何塑造了军事机构、军事理论和战争文化。关注中国古代史不同领域的学者重新检视了军事与法律、政府、史学编纂、艺术、哲学、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并将军事文化和文人文化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展现了长时段历史中两者的互动。一幅中国古代战争与社会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