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集精选牛先生各个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40篇,论文刊载于大陆颇有名望的学术杂志,如《中国史研究》《史学集刊》《史学月刊》《史学史研究》《人文杂志》《中华文史论丛》《考古与文物》《社会科学战线》《唐史论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学术界》,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化月刊》《历史月刊》等,其中二十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及其他相关报刊全文转载,促进了唐史研究不同领域的飞速发展,在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全书由“政治史研究”“史学史研究”“文化史研究”“碑石墓志研究”四部分组成,涉及唐高祖李渊建唐及其
《南开史学》强调以“南开史学”为主要特色,突出“实学”的研究风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带动研究领域及题目的变革,具有鲜明的南开特点。 《南开史学 2020年第2期(总第30期)》为《南开史学》2020年第2期,总第30期,下设“中国政治思想史专栏”、“史学研究动态”、“中国近代史研究”、“华北区域史研究”、“世界史研究”专栏,共刊发论文11篇,其中既有学术史评介,也有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华北区域史的前沿论文。
本集刊是专注于运河及其相关问题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所刊论文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也会刊登与运河有关的自然科学如地理、工程、水利、环境等方面的论文。主要专栏包括:“理论研究”,着力进行运河学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专题研究”,探讨运河发展史、运河区域社会变迁、运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新书评介”,点评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向读者介绍其价值及阅读路径;“研究综述”,评介当年运河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总结过往,为读者提供学术资讯;“史料拾遗”,对新近发现的与运河相关的史料进行解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音乐教育研究》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渊源探索与启示;传统文化融入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音乐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音乐教育的理念改革以及我国新课程音乐教学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新时期音乐教育与教学的理论及发展。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系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教育结合的研究框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于音乐教育的研究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对中国土司制度、贵州土司、播州与杨氏的基本情况作简要叙述;第二章,对播州土司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情况进行回顾;第三章,对播州土司遗存进行分类并对其做初步认识的阐释;第四章,重点介绍发现和发掘确认的杨氏土司墓葬,并对之从择地因素、墓葬形制及相关问题、腰坑葬俗、“四神”的演变及发展、陶俑、祭祀空间及祭葬仪式、丧葬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儒、释、道在播州的并流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解析;第五章,将播州杨氏土司墓葬与杨氏家族墓、播州宣慰同知罗氏墓、播州地区其他墓葬以及周边地区职官和土司墓
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晋中卷,本卷对晋中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的一级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资料详实,图片清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
本书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发展史》丛书的一种。《丛书》集中体现了当地老区人民革命斗争史,注重突出老区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弘扬和宣传,促进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图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做到历史的真实性、事件的准确性与内容的可读性相统一,对推动老区脱贫攻坚,振兴发展具有实用性和参阅价值。本书主要内容有:信宜市老区区域和革命老区概况,以及挖掘了老区在土改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情况,同时也讲述了信宜市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历程,还附录有革命历史文献资料。
容美土司自元至大三年至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历经425年16代24位司主,是当时西南诸土司中最强大的土司之一。容美土司遗址集群规模极其庞大,尤其是形成了以中府、爵府、南府、北府、西平府为中心的五大遗址片区,在西南诸土司中也极为少见。各遗址片区内发现的遗存类型有官署、洞府、戏楼、关隘、石刻、寺庙、城门、桥梁、津渡、道路、墓葬、墓地等,基本形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小型城镇,各遗址片区通过道路、桥梁、关隘等相连,形成了联系较为紧密的整体。结合文献资料,通过考古工作对容美土司文化遗存开展综合分析与研究
本书属于《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共分为7章24节,系统地记叙了从土地革命时期起至2017年,佛冈、潖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老区和进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史。全书体例完整,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共计约32万字。本书的编纂出版,为佛冈县革命老区提供了一部真实、全面的历史资料,有助于读者了解佛冈革命老区发展历史、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贡献,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本图集甄选了38幅汕头最珍贵、**代表性的疆域图与近代城市地图,时间上起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下迄于1948年。本图集作者对这些地图逐一进行整理、考订地图相关信息。本图集全面反映了此类地图的演化脉络以及汕头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本图集的出版,无论是对汕头城市史还是对地图学史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