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游华知识人曾根据自己的中国体验描绘出各式各样的新“中国形象”,这些形象是在“古典中国”与“现实中国”的交互参照中产生的。幕府末期至昭和初期,日本知识人大致形成五种中国观类型,即“荣衰一体”、“病体待治”、“日本中心”、“文明反思”与“幽玄浪漫”的中国观。通过对日本游华知识人中国体验之比对与分析,指明近代日本人的对华傲慢端倪,乃源于明治以降日本知识人的游华体验,而“双重中国”是其中国观的主流认知方式,主要表现特征为“古今分裂”与“厚古薄今”。今天日本政要打出的所谓“价值观外交”招牌,就本质
本书利用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等古文字资料,借鉴文化人类学的最新成果,将儒家经典《尚书》、周史记《逸周书》、清华简“书”篇综合在一起,着眼于“尚书”与礼仪关系问题研究的最前沿,或对篇章与礼仪整体的关系进行探讨,或对篇章与礼仪局部的关系进行探讨,代表了“尚书”与礼仪关系问题研究的新趋势。 本书突破经学的限制,从原始的文化生态之中,探讨“尚书”与各种典礼仪式的关系,因而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学术成果。“尚书”与礼仪关系的揭示,对于发挥传统经典的现代价值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代文化建议也将有重要贡献。
本书是一代帝王刘邦的人物传记,用简洁严谨的笔法讲述了大汉帝国的建立者刘邦的一生。刘邦,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对汉族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共分9大章,计54个小节。每大章的标题,都引自于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每小节,是以时间为序,按照历史的进程和发展,力争以史料为依据,还原刘邦所走过的人生历程,以及围绕他而发生的人和事。
本书是魏晋南北朝史前辈专家陈琳国先生献给大众的魏晋南北朝断代史,全书用通俗的笔触描绘了魏晋时期的北方乱世。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中国统一,仅36年后,前赵灭晋,晋王室携百姓南渡长江,中国再次陷入大分裂时代。此后北方内迁中原的诸族:匈奴、鲜卑、羯、氐等纷纷建立政权。大分裂伴随着大融合,在这一时期,北方诸族与中原人混同一地,彼此影响。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迁都城到洛阳,从上到下全面向汉文明靠拢,民族大融合达到顶峰。北方可汗的后代渐渐湮没在中原的茫茫人海中,北方胡族也在中原留下了不
《我的曾祖父盛宣怀》一书,讲述了近代洋务运动重要人物盛宣怀一生的故事。作者盛承懋,为盛宣怀的曾孙,多年来遍访家族亲友和各大研究机构,掌握了较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对盛宣怀所从事的实业、教育、慈善等事业发生的时代背景、具体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影响,均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使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前沿性和可读性。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分别从家世、居所、成长、创实业、办教育、做慈善、留史料等角度,详尽地描述了盛宣怀实业强国的一生。
《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是以当代历史哲学为主题的系列访谈。受访者是海登·怀特、弗兰克林·安克斯密特、阿瑟-丹托、耶尔恩·吕森、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等当代极具原创性的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学者。在访谈中,十一位学者回顾并评论了自身的学术实践和当下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经历“后现代主义”的转向之后.当代历史哲学的丰富面貌。此书为来自各个学科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把握历史思想当代状况的生动、鲜活的文本,具有重要价值 。
本书介绍了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型。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概述了地理国情的基本概念、普查与监测工作、融合创新发展等,第2章至第5章介绍了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评价理论与方法。本书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教学科研基础上总结、提炼、编写而成,可供从事相关调查监测工作和统计分析研究的科研技术人员借鉴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院校的教学参考资料。
1974年3月,秦陵兵马俑破土而出,震惊中外。1976年3月,秦俑坑中的两件陶俑和一匹陶马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青铜器展”在日本东京展出,拉开了兵马俑出境展览的序幕。到2023年底,秦兵马俑已经走进49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277次展览。作者采访300多位参加展览筹备、文物布展、开幕活动和学术研讨的工作人员,参考展览图录与宣传手册等资料,用文字记录中国文物在境外展出实况,用550张实景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以图文配合的形式讲述兵马俑外展背后的故事。
中国古代城市文明是一种礼制性的城市文明,它既是物象的行政规划形式,又是政治和意识的体现,构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礼制文明的显著特色。从史前时代到东汉,都城逐渐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仪中心,都城的礼制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水平和规划形式,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丰富的礼制思想,是礼仪制度、政治制度、等级观念、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反映。 本书运用考古类型学、聚落考古等方法,结合甲骨文、金文、古代文献及考古发掘资料,对我国古代早期礼制遗存进行系统梳理,研究聚落的形成、聚落的社会形态,都市的形成、都市的社会形态,由聚落
这本关于理查·施特劳斯的传记重新评价了这位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作者迈克尔·肯尼迪完整地叙述了施特劳斯作为第三帝国的主要作曲家和代表性人物的一生,他曾受到当局的重用而后又被冷落抛弃。为了对这段时期进行更深入的解析,作者大量引用了迄今为止一直都被忽视的材料,包括施特劳斯自己的信件和日记。此外,肯尼迪还清晰地展现出施特劳斯与女高音歌唱家宝琳·德阿纳的漫长、幸福但又充满动荡的婚姻,以及他与剧作家雨果·冯·霍夫曼施塔尔、斯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