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谈艺录”丛书的一种。传主吴宗锡是新中国评弹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全书分为“艺术评传”和“艺术访谈”两大部分。“艺术评传”主要讲述了“半路出家”的传主求学和从艺经历,以及如何成为一名戏曲干部,领导新中国评弹的“整旧”和“创新”,并取得辉煌的成果。“艺术访谈”以作者和传主这对老友对话的形式,对传主鲐背人生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拿破仑传》是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的传记,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通过翔实的史料,真实记叙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传记大家路德维希以其生花之笔,将这个时代的神韵、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文治武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拿破仑传》自出版后长销不衰,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总而言之,《拿破仑传》是一部探究伟人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清代政区地理三探》是关于清代政区地理研究的论文合集。本书是新修《清史·地理志》、《清史地图集》项目组成员的阶段性成果汇总,亦是清史地理研究学术前沿的成果汇总。书中共收录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四十篇,内容涉及清代历史地图编绘研究、清代古地图与地理志书研究、清代政区沿革研究、清代边疆地理研究四个方面。本书是关于清代政区地理研究的权威之作,其内容可与《清史地图集》相得益彰,其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公元6世纪中叶,南朝梁武帝萧衍统治末期,门阀士族腐化堕落,各种社会矛盾已空前激化。被梁武帝收留的东魏降将侯景起兵叛乱,撕开了梁王朝太平盛世的遮羞布。本书以侯景之乱为切入点,在细节再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同时,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腐朽无能。侯景之乱是南朝乃至六朝盛极而衰的导火索,也敲响了六朝士族门阀制度的丧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朝南弱北强的局势,为隋朝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书中附带讲述了著名史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令人唏嘘的谋反案,以及梁末徐陵出使北朝的
本书以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为主线,以介绍重要红色文物为主要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革命精神传承多年,革命文物正是反映革命精神的最具体最直观的体现。本书精选百年党史中的重要文物,兼顾重要人物与重要遗址,各配800—1000字的故事,并附文物或历史图片,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再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因百年党史中代表性的红色文物众多,一本书无法囊括,故本书选取的革命文物时间到1949年开国大典
本书分德育理论研究篇、班级管理经验篇、管理个案分析篇、班级组织与设计篇、学生心理沟通篇。收录有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如何塑造教师的魅力、多彩文化打造精品班级、如何打造优秀班主任团队等文章。
本书主要探讨了在中国文化指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行为。首先,本书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主要内涵,并从相关理论出发,构造了文化影响企业决策的基本逻辑框架。其次,本书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和实践现状。最后,本书从集体主义文化和社会信任文化入手,基于企业在慈善捐赠和整体社会责任履行的表现,深入探究了文化对于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
本书由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编审张晓栋著。全书以近代史为坐标,借助王韬的个人生活细节,还原一个生动的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早期社会、文化、生活的真实场域,其中涉及租界的兴起、历史事件的还原、城区的拓展、文化的嬗变、风俗的流转、制度的变迁、洋务的酝酿以及重要人物的聚合星散。王韬,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变法派和启蒙思想家。他曾经创办过《时务报》和《汉学堂》,参与过反清运动和洋务运动,出国考察过西方国家,出版过《中国通史》和《中国文化史》,提倡变法自强,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