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唐史研究比为一场考试,那么杜甫几乎是在把答案展示给你看,只不过他的手势和暗号需要解读。”对于诗圣杜甫,从来不缺少研究。但宋代以来,诸家对杜甫生命历程的划分多侧重后半段,关于杜甫的前半生很少有深入考证,以至杜甫的实际生命史划分不均衡,人生前三四十年关注不多,而这恰恰是他思想和认知的形成发展期。本书聚焦杜甫的前半生,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唐史研究,将杜甫置于8世纪的家族、社会、政治斗争以及地缘格局中,考证并还原出一幅杜甫当日所目睹、所身处的历史图景。
万物有灵,物周为器。器物之上,常见匠人之心,常怀生活高意。每一件古物,都是生命的延续,不仅连接了生死,也融洽了人生;每一件古物,都是时间的沉淀,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匠心、气度和灵性。 沈从文的前半生献给了文学;后半生投身于文物,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文物研究上,取得了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古物之美》精选沈从文有关古代器物研究的文章,既有横向上对书画、玉石、古镜、瓷器、车马等分门别类地阐释,也有纵向上以时间为轴论述文物的发展演变。一器一物背后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与信仰。<
从默默无名的乡下女孩,到万众瞩目的全球顶尖设计师,香奈儿跌宕起伏的经历和自由新颖的设计理念造就了伟大的时尚商业帝国,也铸造了她传奇的一生。香奈儿一生致力于热爱的设计创新事业,改变了人们对于服装的认识,对于女性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她的锐意创新和独具慧眼,为万千女性的独立成长提供了标杆。 时尚易逝,风格永存。她用黑与白改变了女人,也改变了世界——她是可可·香奈儿。
代议制度滥觞于中古英国,它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孕育于中古代议思想之中。而代议思想的出现亦非一日之功,而是古典时期的文化与制度遗产传承、发展、演变、融合的结果。伴随着中古代议思想家们的理论探讨,这一思想最终形成并被运用于中古英国的政治实践,由此产生了代议制。本文对中古英国代议思想的萌生、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代议思想家们的“代议观念”对中古英国代议制度的早期实践进行探讨,不仅深化学界对代议制度的既有认识,更能从认识论的角度重新理解代议思想与其实践的关系问题。 创新点: 1. 学术创新
心性之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核心,也是钱穆学术思想的重心所在。钱穆立足于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针对当时民族危机重重还竟言西化的学术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既具传统性又具时代性的独具特色的心性学命题。 钱穆心性之学最为特别也是最受关注之处是他提出了“历史心与文化心”的概念,第二个特别之处在于他重视“情”的作用。钱穆心性之学体现了有别于当下流行的哲学进路的传统经史进路,是一种“尚通学为通人”的会通之学。 深入、系统地研究钱穆的心性之学,具有重要的时代性价值。首先可以凝聚人心、张扬民族精神,其次可以促进中国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洛阳和濮阳二市均位于黄河流域,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本书对洛阳和濮阳境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举措,是开展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