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祖怡《文章学纂要》一书,体系谨严、构思精巧、资料翔实,不仅是一部指引初学者文章写作的度人金针,而且也是一部引领有志文章学研究者登堂入室的初阶之作。本书在广泛征引传统小学、文话类著作的基础上,以现代之学术理念融会贯通,由字词而入句法,由修辞手法而及篇章布局,由写作技巧而兼顾文章流变,在相对有限的篇幅内,以现代文章写作的基本构架为依托,以传统文章学论述为资粮,十分精当地阐述了文章学写作应当注意的各个方面,照应周全而不呆板凝滞,所举事例,多能引起读者兴趣。时至今日,本书依然是一本贯通古今、熔铸
本书分为五章,包括:政治的特殊性和至高性、历史上最好的政体、政体间的正义争论、改良现实中的政体、绝对最好的共和城邦。具体内容包括:解读亚里士多德“讲稿”遇到的挑战;亚里士多德与历史语境的关联;理论研究给法治带来的危害;古典的共和主义对现代的共和主义;现实中的立法缺陷等。
事情开始于东东1岁多还不会说话,且不止于此,东东妈妈觉得母子俩好像生活在一个平行世界中。东东2岁的时候,去做了评估,看着那些刺眼的评估报告,东东妈妈无法接受,但最终还是决定接受特殊教育的干预训练。此后便是神奇的缘分,在幼儿园,东东接受了特殊教育教师温柔而专业的干预,东东妈妈和老师开始了日记式沟通。多年以后,东东考进了早稻田大学,东东妈妈再看日记,先是再哭一场,继而忿忿不平,然后遗憾自怜,最后是感谢感激。本书原生态地展现了东东妈妈对孩子问题的认识历程,与特殊教育教师的交互日记生动
《诗经的读法》根据台湾交通大学刘龙勋教授的诗经公开课整理而成,本书选取了《诗经》中的重要篇章进行解读,主要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等国风中的重要诗篇。本书知识面涵盖非常广,讲解角度新颖,包括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数学等方面,不同于市面上流行的讲解意涵。本书祈求开拓文学经典教学的新领域,让读者具备人文、艺术和伦理的涵养,关怀人类与文化,以孕育新一代的菁英。
叶思芬教授作为风靡台湾地区的四大红楼解梦人之一,曾在台北医学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敏隆讲堂等地常年主讲《红楼梦》,博采众长,细致入微,启门外者入门,带入门者窥径。叶教授兼治《红楼梦》与《金瓶梅》这两部代表中国古代小说高峰的经典名著,带领读者品味其人物角色的成长、努力、彷徨、超越或解脱,凸显名著中少人关注的精妙细节,串起原作者良苦用心的草蛇灰线。读《红楼梦》可用不同视角:可回归清贵族公子的日常读之,可以受启发的作家视角读之,可以众生皆苦的慈悲心读之,亦可以为青少学子、初读红楼者发蒙解惑读之。叶
本书是一部介绍经学和十三经的学术普及读物,初版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本书在结构设置上既重视每一部儒家经书的介绍,又注重经学史的梳理,可谓有纵有横,纵横交错。全书都渗透着浓浓的历史意识,即使是介绍每一部经书,作者仍极重视经书撰述人的身份、经书传授的源流、历代解经的差异及与经书有关的史事,并不是就经说经,而是从更宽广的历史背景出发来讨论经书和经学。本书谈论经学,行文简明洗练,平易畅达,使读者很容易深入经学之堂奥。
本书以ABA为理论基础,为家长归纳了一套行之有效、广受好评的教学方法——STEPSTO法。根据STEPSTO法为,本书还针对各种日常生活技能为家长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指引,包括准备技能、生活自理技能、游戏技能、生活独立技能等。书中配有大量的真实案例、实用的图表工具,以及方便家长参考取用的具体教学方案,为家长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全方位的协助。
随着南宋文人不断涌入西江流域地区,该地的文化生态发生很大改变。同时,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也成为这些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源泉。本书以南宋时期流寓岭南的文人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西江流域的社会文化中进行考察,通过重点分析张孝祥、朱敦儒、黄公度、胡铨等个案,不仅探讨了其气质、性格、心理、文化活动与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而且阐述了其文学作品的题材、风格如何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展现了地域社会变迁与文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研究运用社会排斥和社会结构化两个解释机制,分别讨论了中国的教育婚姻匹配对于宏观的收入差距与社会分层结构开放性的影响。就收入差距而言,本研究首先在市场转型和高等教育扩张的背景下,探究了教育婚姻匹配中的教育资源排斥和婚姻市场排斥如何在各受教育层级之间建立起不同强度的婚姻壁垒,进而决定了教育同类婚在整体受教育层级上的分布结构;其次,本研究分析了教育婚姻匹配与收入婚姻匹配的同构性程度,继而考察了上述教育同类婚的分布结构如何影响了社会总体的收入差距。就社会分层结构开放性而言,本研究首先讨论了教育婚姻匹配
本书对共享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阐释,将共享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涵盖共享发展理论的溯源与演进历程、历史意义、分析框架以及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服务、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方面面,对于新征程上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借鉴意义。全书分总论、分论和结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较为系统地阐述共享发展理念和建成社会化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从不同的维度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和策略、第三部分阐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