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小史》系作者在喜马拉雅音频课程“世界历史大师课”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以30个章节串联起古代希腊从新石器时代到希腊化时代末期的历史,涉及从施里曼发掘特洛伊到“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尾声谈到希腊在中世纪和近现代的发展和古希腊史对今天的意义。全书的核心,是古典时代希腊城邦及其成就。在简要说明希腊青铜时代的文明之后,转入城邦开始萌芽的荷马时代,随后是古风时代一系列的变革所造成的城邦制度及其特点,再历经希波战争进入内部极盛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成为古典时代的中心内容。希腊人的文化成就,从文学、史
《法国小史》以30个章节串联起法兰西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600年马赛利亚城(马赛的前身)诞生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举办,从法兰克王国创立者克洛维、圣女贞德、“阿维尼翁之囚”教皇、“太阳王”路易十四、“科西嘉怪物”拿破仑、“老虎总理”克雷孟梭、“永远的将军”戴高乐,到大革命的群众、“五月风暴”的学生、罢工运动的工人,成百上千的人物、事件交织缔造了法兰西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是一部章节安排精巧周密、内容丰富有趣,能够帮助大众读者拓宽视野、了解世界的绝佳历史入门读物。
《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论集》一书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学平台和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的相关学术研讨的成果结集。本次研讨旨在组织礼学研究者,以解释文本构成与意义为宗旨,从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等方面深入探讨相关议题,以推进礼学研究的多维度发展。 本书共收录论文十七篇,所探讨的学术问题涉及礼学文献的文献形态研究、文本考据与分析、历代礼学思想阐释、礼对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等方面。 在研究材料上,既有对新发现出土文献材料的整理与利用,也有对传统礼学文献的重新挖
本书是一本包含了斯陀夫人信件和日记的传记,是其儿子查尔斯?爱德华?斯陀的作品,书中对斯陀夫人的生活背景、大学生涯、信仰、婚姻、在欧洲旅行的见闻及其晚年社会活动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尤其对其引发美国南北战争的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创作背景及其影响力做了极为详尽的阐述。
《台北上河图》分为上下册,上册,主体即为不间断的手绘台北城市街景变化图档,配以1000余条民生新闻,记录台北从古至今的种种变迁、事件、政策改变等,新闻大都有图绘场景一一对应,从各个方面展开,呈现了生动的、富有烟火气息的城市百态;下册,绘者叶子以查访到的老照片为蓝本,重新绘制历史事件或家族图谱,另有作者邀请近20位亲朋好友撰写各自对台北的印象,这些亲朋好友来自于娱乐、文学、美学、商业等各个领域,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台北这座城市的往时今世。
作者以切身对于一个城市的成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南宋绍兴年间应殿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谟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歌九千余首,内容极为丰富。既有雄奇豪放之笔,亦有清新晓畅之作。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合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陆游的诗中表现出的深沉的爱国情怀对后世影响深
本书收录的文章,内容和形式亦是多样的。根据其形式和内容,分为三组:第一组偏于政治和思想层面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第二组偏于学术史和学术评论;第三组为会议发言和序跋,记述与史学研究相关的人与事;附录为一篇访谈录,比较系统扼要地讲述了作者的学术经历和感悟。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个玉器时代,二里头遗址是传说中的晚夏之都、商代的吃人习俗、血腥弥漫的商代大学、三星堆遗址是传说中的古蜀国、西周首都以讹传讹的历史记忆、传说与只差一头石犀、唐代真有江心镜、名副其实的蟋蟀天子、清光绪帝真是被人害死的等。
本书作者在所有能找到的史料基础上,潜心研究,对历史人物曹操的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并对曹操的政治理想、军事才能、用人艺术、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本书是一部历史通俗读物,从后金-清的兴起,到南明灭亡、郑氏台湾降清,相对完整和连续地叙述了明清(后金)战争、农民起义、党争、南明弘光至永历的多个政权、各个主要抗清势力的兴衰变化等。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地域差异等多方面深刻探讨分析了明亡清兴的根源。
本书在查阅大量史料和著作的基础上完成,力求脉络清晰以及事件和人物的准确性,同时追求通俗易读性,并配有近百幅手绘历史地图,便于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相关地名和地理环境以及当时的动态情况等。适合历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