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建设开放唐代壁画珍品馆,这是我国第一座唐墓壁画馆,也是国内最大、设备最为先进的唐代壁画专题陈列馆。为更好评估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大型展柜环境控制效力,提高馆藏壁画保护效力,博物馆申请通过了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型展柜柜内微环境场分布研究》,项目在壁画展柜内气体环境及馆内柜外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基础上,选取壁画馆具有代表性的三幅壁画,对壁画馆大型展柜柜内微环境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温湿度的立体监测、光照和气体监测,对壁画本体进行表面温度和裂隙监测,旨在了解壁画馆大型展柜柜内微
本书是曹操高陵考古发掘报告出版之后第一项关于曹操高陵的综合性研究成果。陵墓、陵园和陪葬墓等关键要素的完整考古面貌,曹操高陵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各种质疑观点的真实情况,相关画像石、卞后墓葬和曹操DNA研究等问题的再分析,相关研究中的学术规范问题等,都在本书中逐一展现。其中陪葬墓等多项考古材料为首次公布,关于各类质疑观点的梳理分析也是首次尝试。希望通过这些成果,能够让学者和公众看到曹操高陵的完整面貌以及其从发现到研究的全过程,从而对其有一个更加科学、理性和全面的了解。
本书是杨文宗研究馆员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三十余年的成果。《壁彩文踪——杨文宗论文集》收录了杨文宗四十余篇文物保护的相关论文,分为“古代壁画保护与修复技术”“古代壁画科学分析研究”“考古发掘与陶器、金属、石质文物修复”“文物修复保护理念及国际交流合作”四个部分,对文物修复过程中的文物修复案例、新方法运用、修复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释,介绍杨文宗的文物修复工作以及学术研究成果,为陕西地区文物修复,特别是壁画修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体现出一位深耕文物保护领域多年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珍惜
本书比较全面地剖析了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了宋学若干重大主题和以议论精神为主的宋学基本精神,论述了宋学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等北宋文化各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了北宋社会文化中无所不在的宋学及其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文明的支撑和浸润下,有了深厚的底蕴和绵延不绝的前进动力。只有立足中华文明视角,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科学内涵,才能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本书以8月7日刊发在《学习时报》头版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一文为基本框架,对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色的文化基因分别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
浙东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环境,孕育出悠久的浙东文化,且传承完满,意蕴多元,具有时代性和进步性。本书以浙东鄞县、慈城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专题的形式对浙东文化的流转变迁进行探讨。其一,对藏书纂志、社会互助等浙东典型文化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以探略浙东文化之特点。其二,对冯君木、虞世南、王应麟、冯宾符、张美翊等浙东名士进行个案研究,以探略浙东文化之深厚。其三,以浙东历史名城慈城为例,对慈城的历史、文化、文体、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略浙东文化之发展历程。
目前,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多达200万,二手房年交易额约6万亿。这是一个热闹的市场,聚三教九流,见物欲人心。经纪人作为居间服务者,觅客户,找房源,陪看房,算税费,促谈判,签合同,跑售后,调纠纷,耗尽心力,周旋于买卖双方及各部门之间,在复杂微妙的利益纠葛中走钢丝,见惯世间百态,尝尽人情冷暖。归根结底,这门生意是人的生意,而房产经纪人是其中的核心,他们的真实生存状态,不应被误解。而他们见证的种种围绕买房而生的欲望、情感、利益冲突,是世道人心的鲜活呈现。这是一部16位资深房产经纪人的口述实录,他
江户时代,清商朱佩章赴日后,幕府向其询问清朝政治、法律、军事、民俗等情报而编成的问答书《清朝探事》《仕置方问答书》。其中《清朝探事》是日本享保年间(1716-1735)江户幕府儒官荻生北溪奉将军德川吉宗之命通过居留长崎的深见有邻向清人朱佩章询问清朝之事、唐通事彭城藤治右卫门协助翻译而作成的问答书。虽存在多种传抄本,但终未雕版刊行。 全书分为论述篇、译注篇,其中前者由四章构成,分别为:“第一章 赴日清人朱佩章与《清朝探事》的成书”“第二章 《清朝探事》的诸写本、内容及收藏情况”“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