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独辟蹊径、论从史出,从外交角度还原三国时代的纷争与精彩。在群雄割据的三国乱世,强者如何才能越做越大,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成就统一大业?开局不利的曹操为什么能够由弱转强,在夹缝中艰难成长、统一北方?他在赤壁又做错了什么?四处流亡的刘备与初出茅庐的孙权,为什么从结盟走向内战,又在大战之后迅速重归于好?蜀汉小国寡民,诸葛亮为什么频繁进攻最强大的曹魏?三国群雄的战略逻辑何在,又与势力的此消彼长存在何种关系?
本书以李靖的生平事迹为主线,以隋末唐初的动荡社会为时代背景,为读者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隋唐历史画卷。在此基础上,浓墨重彩地记述了李靖一生征战的传奇经历,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不同于民间传说的战神李靖形象。
本书讲述了1870-1930年代的成都日常生活记忆。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等活动,以及小贩、挑水夫、工匠、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做出的努力。本书从微观史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如同《那间街角的茶铺》一样,作者为本书绘画很多幅精美的插图。此次出版为修订版。
本书精炼近300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识,各题目之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内容简短精悍;取材广泛,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概况、著名人物及历史掌故,不同于教科书和辞书;内容中穿插故事情节,生动呈现有温度、有态度的中国历史,是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经典读本。本书选取香港开明书店编校版本,本着正本清源的目的,对原书文字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考订,参校史学界最新研究数据、观点等成果增补若干条注释,不同于市场上通行的其他版本。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当选第一任总理,任职二十六年多。
在这二十六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总理国务,主管内政外交,为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呕心沥血,他的思想和实践为我们今天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本部书稿的两位作者均来自原中央文献研究室,长期从事周恩来等领袖人物研究。他们在原文献研究室工作的三十余年中,曾经参加了由金冲及主编的《周恩来传》和力平等主编的《周恩来年谱》的写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由于
以两位作者从事西藏田野考古近三十年来所获相关资料,以及所主持或参与的多项涉藏课题研究之成果为基础,围绕西藏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若干重要历史节点,提出西藏史前期考古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问题,概述西藏旧石器时代至公元7世纪考古发现及考古研究之要点。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经典,内容极为丰富,堪称研究上古中国社会的宝库。由于时隔久远,围绕着《山海经》的各种问题扑朔迷离,愈发引起人们的好奇。 沈海波教授的《〈山海经〉通识》秉持“通识”的理念,以多年来的学术积累为依托,用通俗浅易的文字,从书名的释义、今本《山海经》的由来、《山海经》的内容与结构、《山海经》的时代问题、《山海图》探原等多个方面,揭开《山海经》的神秘面纱。读者读此一书,便能够对《山海经》的内容和流传有准确而全面的理解。